繁体中文
污泥管理

污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二级处理 > 好氧活性污泥法 >

污泥管理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4/5/31 17:39:38 人气: 标签:
1.泥龄
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的同时自身得到增殖,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于新.驾污泥量,用新增污泥替换原有系统中所有污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泥龄。泥龄是反应器内微生物从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即反应器内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又称细胞平均停留时间(MCRT)、固体平均停留时间(SRT)、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BSRT),是指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即:
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量+二沉池污泥量+
回流系统的污泥量)/(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实际上计算泥龄时利用下式:
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量/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泥龄与污水处理效率、活性污泥特性、污泥生成量、去除单位有机物的氧消耗量等有关,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参数。泥龄与污泥去除负荷呈反比关系,当选用较长的泥龄时,对应的污泥负荷较小,剩余污泥量就少。当选用的泥龄较短时,对应的污泥负荷较大,剩余污泥量就多。泥龄还能说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状况,世代时间长于泥龄的微生物不可能在曝气池内繁衍成优势菌种。比如硝化菌在201的世代时间为3d,当泥龄小于3d时,硝化菌就不可能在曝气池内大量增殖,也就不能在曝气池内出现明显的硝化反应。
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说,泥龄是相对固定的,即每天从系统中排出的污泥量是相对固定的。当因为种种原因,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突然增大后,就应该相应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如果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少,使系统的泥龄过长,会造成系统去除单位有机物的氧消耗量增加,能耗升高,二沉池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升高,出水水质变差。如果过量排放剩余污泥,使系统的泥龄过短,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大,出水水质也会变差。如果使泥龄小于临界值,即从系统中排出的污泥量大于其增殖量,系统的处理效果会急剧下降。
2.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自身得到繁殖和增殖的结果。为维持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保持微生物数量的稳定,即需要及时将新增长的污泥量当做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放出去。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应大致等于污泥每日的增长量,排放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曝气池内MLSS值的波动。具体排放量控制方法有:
(1)泥龄控制:如果曝气池进水量和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小,可以只用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来计算剩余污泥排放量,即: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泥龄x回流污泥浓度)-二沉池出水污泥量
当进水量有波动时,因为污泥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中动态分布,计算剩余污泥排放量时应以系统的总污泥量计,即将二沉池的泥量也计算在内。
(2)污泥浓度控制: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一般都有个佳值,如果高于此值,必须及时排泥。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与理想
浓度之差x曝气池容积/回流污泥浓度
(3)污泥负荷控制:按照曝气池内污泥量不变的原则,根据污泥负荷计算污泥的产量,并将新产生的污泥全部从系统中排放出去。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量-进水BOD5量/
污泥负荷)/回流污泥浓度
(4)污泥沉降比控制:当测得污泥沉降比SV增大后,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加所致,也可能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所致,不管那种情况都应该及时排出剩余污泥,保证SV的相对稳定。
剩余污泥排放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功能及处理效果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很慢。比如通过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控制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过量繁殖,其效果通常要经过2~3倍的泥龄之后才能看出来。也就是说,当泥龄为5d时,要经过10~15d之后才能观察到调节排泥量所带来的控制效果。因此,无法通过排泥操作来控制或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日变化、即使排泥奏效,发生变化的那股污水早已流出系统,所以排泥量一般也都保持恒定。但需要每天统计记录剩余污泥排放量,并每天进行核算,总结出规律性
3;污泥回流
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由于连续流好氧活性污泥法的进水和出水是连续进行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随着混合液从曝气池中流出的速度,如果不及时予以补充,生物处理过程就难以维持。污泥回流就是将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的、从曝气池中流失的污泥中的大部分重新引到曝气池的进水端与进水进行充分混合,发挥回流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继续对进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污泥回流的作用是补充曝气池混合液流出带走的活性污泥,使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MI5S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对缓冲进水水质的变化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主要是通过曝气池中拥有足够的活性污泥实现的,而曝气池中维持稳定的污泥浓度离不开回流污泥的连续进行。
污泥回流比是污泥回流量与曝气池进水量的比值。当曝气池进水水质水量变化时,好能随时调整回流比。但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4h以上,以回流比进行某种调节后,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显现,需要在几小时之后才能反应出来。因此,通过调节回流比,无法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随时变化,一般保持回流比恒定。但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通过调整回流比作为应付突发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手段。例如当发现二沉池泥水界面突然升至很高时,可迅速增大回流比,将污泥界面降下去,保证不造成污泥流失。然后再分析出引起污泥界面升高的真正原因,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使之恢复正常后,再将回流比调回原值。虽然原则上回流比一般长期保持恒定,但必须每天检查回流比,如果有必要,就应该随时调整。
(1)污泥回流比的调整方法
①根据二沉池的泥位调整。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污泥流失的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其缺点是使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②根据污泥沉降比确定回流比,计算公式为:
R= sV/( [#]00- sV)
污泥沉降比测定比较简单、迅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真缺点是当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即污泥沉降比SK较高时,就需要提高污泥回流量,结果会使回流污泥的浓度下降。
③根据回流污泥浓度和混合液污泥浓度调节回流比,计算公式为:
R=MLSS/(RSSS-MLSS)
分析回流污泥和曝气混合液中的污泥浓度使用烘干法,需要时间较长,直接指导运行不太现实,一般只作为回流比的校
核方法。
④根据污泥沉降曲线,确定特定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佳沉降比。再通过调整污泥回流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正好等于这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大浓度的时间,此时的回流污泥浓度大,而回流量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获得高回流污泥浓度的同时,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短,此法尤其适用于反硝化脱氮及除磷工艺。
(2)控制污泥回流的方式
①保持回流量恒定: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进水量恒定或波动不大的情况。如果流量变化较大,会导致活性污泥量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的重新分配。当进水流量增大时,部分曝气池的污泥会转移到二沉池,使曝气池内MLSS降低,而此时需要更多的MLSS去处理增加了的污水。另一方面二沉池内污泥量的增加会导致泥位的上升,有可能造成污泥流失,同时水量的增加使二沉池水力负荷加大,进一步增大了污泥流失的可能性。
②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在回流量不变的条件下,保持剩余污泥排放流量和时间的相对稳定,即可保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此方式的缺点是在进水水量和进水有机负荷降低的情况下,曝气池内污泥的增长量有可能少于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终导致系统污泥量的下降和处理效果的降低。
③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随时调整:根据进水水量和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化,随时调整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回流量,尽可能保持回流污泥浓度和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稳定。这种方法是比较理想化的调整方式,效果好,但操作频繁、工作量大,对控制设备和仪表的灵敏度等要求较高。
下一篇:二次沉淀池

相关产品

版权所有:巩义市联盛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 业务咨询:15515885355 电话:0371-60265088 传真:0371-69535088 备案号:豫ICP备10017750号-20